新田科技城|環保署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環評報告 成立環境監察小組

社會

撰文: 梁薾心

發布時間: 2024/05/17 14:06

最後更新: 2024/05/18 00:20

分享:

分享:

環境保護署就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舉行記者會。(朱永倫攝)

環境保護署今日(17日)宣布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條件包括要求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各項詳細設計和實施計劃;在擬議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生態友善魚塘建造工程展開前,不得展開填塘工程;及成立成員包括相關政府部門、綠色團體及學者代表的環境監察小組。署長徐浩光強調「並非唔郁就係最好做法」,希望透過工程優化環境,做到人類和自然共融。

點擊圖片放大
+2

新田科技城發展涉及近247公頃濕地保育區及緩衝區,並擬填平約90公頃魚塘,是環評條例實施以來最大規模涉及濕地的發展項目。多個環團多番批評相關環評報告錯漏百出,形容是「史上最馬虎」,但繼環諮會上月以8項條件及7個建議通過報告後,環保署今日宣布有條件批准報告。

批准條件主要包括13項對土拓署的要求,包括提交各項詳細設計和實施計劃,如《建立生態走廊詳細設計計劃》、《鳥類友善設計指引》等;在擬議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生態友善魚塘建造工程展開前不得填塘;及成立包括相關政府部門、綠色團體及學者代表的環境監察小組,就制訂各項實施計劃提供意見,並監察生態緩解或優化措施成效。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指,因應公眾意見及環諮會環評小組要求,土拓署已向署方提交環評報告修訂,包括修訂鳥類照片及名稱不符之處、《生境創造及管理計劃》草稿、指標性物種和其他具保育價值物種的功能價值計算,及黑臉琵鷺高峰密度的敏感度分析。而根據《技術備忘錄》第4.5.2段,倘若報告須作出若干修訂,但不影響報告評估的有效性及整體結果和結論,環保署署長可有條件批准報告。

至於審批依據,他稱環評報告已根據《技術備忘錄》附件16第5.4.1段的要求,按「避免」、「抑減」和「彌償」的優先次序原則,提出了適當措施,以緩解工程對重要生境和野生生物的影響。他舉例說,目前米埔隴村鷺鳥林附近有很多貨櫃車場、停車場等,環境不理想,但將來會透過規劃為休憩用地及優化設計,以保存鷺鳥林的核心區域及改善有關環境,如在鷺鳥林下方設濕地、草地等,又會保留一條70米闊的雀鳥飛行路徑。

另預留300米闊的雀鳥東西飛行廊道,連接蠔殼圍及米埔;亦會設生態走廊供歐亞水獺使用等。濕地補償方面,則設253公頃的生態友善魚塘等,透過將較小和分散的魚塘合併成較大水體、有需要時進行雜魚放養等,創造環境容量,目標達至最少45%增長功能數值。

徐浩光強調並非不改變就是最好做法,反問「若你是小鳥,你會希望鷺鳥林下方是貨櫃車場,還是一個理想地方?」他希望透過工程優化環境,做到人類和自然共融,形容「對環境、人類和創科,都是一個好做法」;亦提到會揀選非繁殖及哺育季節進行工程,避免嚇走雀鳥。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他續指,是次環評研究做法與以往相符,,在公眾查閱期間,並沒有收到意見提出任何在現時環評概要內未涵蓋的環境問題,證明研究範圍及概要具科學性及正確,環評研究做法與以往相符;又指環評報告內的生態影響評估已考慮所有相關文獻及研究資料或數據和工程項目的生態調查紀錄,強調報告是科學、專業及全面,沒有低估研究範圍的生態價值。

他亦指,生態基線調查覆蓋16種生態生境類別和各種野生動物,錄得152種雀鳥,包括68種具保育價值的鳥類,如黑臉琵鷺、普通鸕鷀、大白鷺、蒼鷺等。雖然調查中沒有記錄到歐亞水獺,但環評報告根據相關文獻曾於2018年和2019年的記錄,確立了歐亞水獺的蹤跡,故已假設水獺在評估範圍內出沒,並對其潛在影響進行了相應評估及提出相關的緩解措施,例如提供人工洞和浮動平台。

    徐浩光拒揣測環團會否申請司法覆核,但強調司法覆核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傷害,「不論輸贏進行法律程序都要花費數以年計的時間。」

    被問及如何避免在鷺鳥林工程進行期間,嚇走現有棲息雀鳥,他指會揀選非繁殖及哺育季節進行工程。至於有環團指出報告相片與雀鳥名稱不符,質疑報告錯漏百出,他說事後已要求土拓署提交報告,經檢視後認為整份報告都是正確,不認為有很多錯漏。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

    記者:梁薾心